“胡科長,啥事讓你這么開心啊?”小編偶遇從現場檢查回辦公室的鑄造二廠生產管理科科長胡曉亮。他笑著回答:“二月份工廠生產又創佳績,能不讓人高興嗎。”
據胡曉亮介紹, 2月份鑄造二廠實際工作日僅有21天,但實際發交鑄件達到6129噸,比1月份增加12噸/日;成品發交率和累計平均完成率分別為98.54%和 98.31%,“兩率”達成情況在鍛造公司綜合排名第一。在全月生產中,一車間BMD造型線表現很是“威武”,全月累計生產鑄件1878噸,設備故障強度率比1月份下降20%。消失模造型線在質量指標達成上創造歷史最佳成績。其他造型線均達成目標。
鑄造二廠2月份生產不僅數據漂亮,而且很有“內涵”,就是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經濟生產”。該廠采取“掐尖、限高、利平、多谷” 生產組織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動能成本,直接將電單價從1月份的0.5306元降到0.5291元,這對用電大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在高產期間實現低耗,更是不易。為了做到這一點,該廠生產管理科積極與各生產單元進行溝通,工廠職能部門根據生產調整,提前做好服務準備,確保生產需求。以爐齡管理為例,一邊是高產,生產進度不能耽誤,一邊是爐齡管理已經達到上限,必須停下來重新筑爐,在矛盾面前,工廠信息聯動管理發揮作用,在確保市場、客戶階段性生產需求后,見縫插針進行設備維護保養,部門通力合作保證重點設備檢修計劃進度,形成良性循環。
在創新生產組織方式的同時,工廠黨總支積極圍繞春節前后員工思想容易產生波動的現狀,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現場瓶頸工序的改進改善活動,一面面鮮紅的黨旗總是出現在生產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地方,黨員始終沖鋒在前。
2月份創造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面對3月份更高產量,工廠提前謀劃,鼓勵各單位利用扎帳后的時間,開足馬力,積極備產,為取得3月份高產的全面達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