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高溫天氣和十堰市疫情封控不會因為客戶的需求而停歇,但是酷暑、靜默期的生產可以靈活組織,哪怕是夜深人靜的堅守。在鍛造公司鑄造二廠機加工陣地的生產現場,就有這樣一群戰疫情、斗酷暑、保生產,汗流浹背的趕路人。
按照工廠年初制定的鑄件機加工事業推進計劃,上半年至少要實現2個品種的量產目標。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國內商用車市場的持續低迷,公司工廠經營壓力加劇,高溫疫情肆虐,給機加業務目標達成憑添了重重困難。盡管如此,鑄造二廠初心不改,不僅要求新事業項目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節點達成,而且產品加工工序質量要比行業標桿更嚴,確保產品質量問題點為零。同時,工廠的產品機加工事業必須贏在起跑線上,做到多快好省,在投入費用減少的情況下主動改善,盡量控制和減少外委工序加工費用,為工廠后續擴大機加業務積累寶貴經驗,為工廠高質量實現‘U+’計劃奠定基礎。
高起點、嚴要求、接踵而至的困難,使機加項目組成員“如坐針氈”。工作計劃沒完成,要分析原因,制定挽回計劃。如果因為個人原因影響進度的,按照工廠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問責考核。加班延點、披星戴月在項目組就成為了常態。由于都是其他單位淘汰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問題很多,這需要設備工程技術人員常駐現場。剛開始,現場連個像樣的辦公場所都沒有,大家只能擺地攤辦公——把圖紙攤在地上,蹲著圍成一圈商討解決方案。
炎炎烈日之下,大家斗志旺盛,奮斗的果實也一步步呈現出來。從2022年4月底,2條加工線設備安裝調試成功,到6月底第一個加工樣件成功下線,再到7月6日樣件零問題試裝成功,8月底120套防護支座過程能力通過評審。在另一條加工線上, “龍擎”變速箱殼體的加工樣件與本月也實現了試裝驗證。
正當大家為實現推進目標奮力沖刺時刻,突如其來的十堰市嚴峻疫情,給兜頭大家澆了一瓢水。上不了班,是不是就意味著目標的達成要延期呢?可事實上,項目組在疫情靜默期卻更忙了。負責項目規劃的技術員鄭自立大腦一刻也沒靜默,他在家里每天都在思考機加業務二期事業計劃。干鑄造的能不能玩轉車床,技能培訓是關鍵,線上培訓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他們結合前期大家在加工程序編制執行和產品質量檢測中暴露出來的短板,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培訓,為后續量化生產儲備技能知識。
目前,機加業務對鑄造二廠來說不過是牛刀小試,形成量產的僅有3個品種。但是,這卻是鍛造公司延伸鑄造業務價值鏈的開端,隨著產品工藝的持續優化、檢測裝備技術的日益完善、崗位技能的不斷提升、市場開拓的力度加大,鍛造公司有信心把鑄造地機加業務打造成公司新的效益增長點,為鑄造做強、實現品牌向上趟出一條新路。
編輯:詹明星 校對:丁艷霞 審核:陳國松 撰稿:蔡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