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40℃的熱浪炙烤著生產車間,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的設備保障能力正經歷著特殊的 "壓力測試"。2025 年高溫檢修季,裝備部與各作業部將改善思維貫穿始終,通過 15 項針對性技術改造,構建起堅強的設備保障,讓每一臺設備在極端環境下保持高效運轉。
用系統思維破解能源瓶頸
面對高溫導致的電力負荷波動,裝備部與鍛二作業部沒有簡單增加供電容量,而是以 "資源優化配置" 的改善思維重構電力系統。 實地數據觀察成為破解難題的關鍵,技術員們通過連續監測變壓器的負載曲線,發現兩者在不同時段的功率需求存在互補性,于是就有了解決電力負荷波動的“涼藥”。
在50℃的變壓器艙內,維修團隊頂著熱浪實施互換改造。拆卸電纜接頭時他們采用 "冷熱交替作業法",用測溫儀實時監控設備溫度,確保每道工序在安全閾值內推進。改造后,加熱床供電穩定性提升 40%,設備因電力問題導致的停機時長從日均90分鐘降至18 分鐘,高溫環境下的電力保障能力實現質的提升。
以本質化思維筑牢安全防線
用"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的改善理念,推動著設備安全保障能力的升級。在重鍛工區天車軌道的加固過程中,日常點檢中捕捉到的毫米級跳動 ,被改善團隊敏銳捕捉,最終找到了軌道應力分布不均的根源。找到“病根”后,很快就開出來“藥方”——他們摒棄傳統的局部焊接修補方案,采用 "整體結構強化" 思維對天車軌道進行了改造。此舉使天車運行故障率下降為零,高溫高負荷工況下的安全保障系數提升 3 倍。
前梁工區新滑線的安裝同樣貫穿本質安全思維。團隊將老式開放式滑線升級為密封式結構,不僅解決了高溫環境下的電弧隱患,更通過增設智能監測模塊,實現異常狀態的提前預警。設備安全保障從 "被動應對" 轉向"主動防控",為高溫作業筑起一道新防線。
靠問題導向思維提升運行效能
針對高溫環境下設備效率衰減的痛點,改善團隊以 "靶向攻堅" 思維精準施策。鍛一作業部重鍛工區 3#、5#40MN 生產線的余熱淬火裝置,曾因管路結垢導致冷卻效率下降—— 改善小組拆解分析后,創新采用 "流線型管路 + 自動清洗"組合方案,使冷卻系統效率提升 50%。
鍛二作業部前梁工區 80MN 新壓床的快速交付,更是問題導向思維的生動實踐。為應對高溫季訂單激增的需求,安裝團隊打破 "按部就班" 的常規流程,采用 "并行作業 + 節點倒逼"模式:白天完成機械安裝,夜間進行電氣調試,用實時數據看板動態調整進度,最終比計劃提前 5 天投產,為生產任務完成提供了關鍵保障。
截至 8月 10 日,這場以改善思維為指引的高溫檢修行動,已完成15項精準改造,全面提升了鍛造公司的設備保障能力,為公司跑贏下半程、實現年度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供稿:胡茂紅/排版: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