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風鍛造有限公司鍛二作業部傳來捷報:該部通過黨建引領與協同創新,使前梁小設備新能源齒盤廢品率顯著降低,為生產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能,是黨建共建、優勢互補、賦能制造的生動實踐。
黨員沖鋒在一線,鎖定課題解難題
新能源鍛件作為公司的重點產品,其質量直接影響到鍛造公司的市場開拓和產品收益。面對齒盤類中廢品率偏高5個新能源產品,鍛二作業部黨支部聚焦業務難點確定黨建課題,組織負責質量、工裝、保全、制造等工作的黨員,形成跨職能團隊,下沉一線開展“蹲點幫扶”。他們通過現場調研、數據分析和工藝復盤,團隊精準鎖定問題根源,齒盤鍛造過程中的壓擠參數和石墨自動潤滑標準作業執行不足。以班組徐鋒為代表的黨員骨干駐守車間,與操作工人同班作業,實時跟蹤調整參數,提出“壓擠參數預檢雙確認”等優化方案,為后續工藝固化奠定基礎。
“接榜掛帥”破壁壘,黨建共建同創新
現場的難題就是研發的課題,研發營銷采購黨支部也積極響應,由技術專家團隊“揭榜”成立專項攻關組。研發營銷采購與鍛二黨支部深度共建,成立聯合攻關小組,通過工藝仿真模擬、材料性能測試等手段,對齒盤鍛造工藝進行系統性優化,探索石墨自動潤滑使用的標準化,降低充不滿不良率。經過多次試制驗證,齒盤廢品率明顯下降,為公司降成本增添了一抹亮色。
黨建賦能齊攜手,鍛造發展“硬實力”
這次協同攻堅是黨建促經營的生動實踐。鍛二作業部將課題成果納入標準化作業手冊,并設立黨員責任區對關鍵工序進行常態化管控;研發部則通過“技術黨課”分享經驗,推動創新成果復制和轉化。鍛二作業部的實踐經驗優勢,加上研發營銷采購黨支部的技術工藝優勢,實現了強強聯手,讓“紅色引擎”迸發出澎湃動力,向攻堅的高地進軍。
【供稿:陳澤斌】